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高中化学必修课件
化学是高一学生必须的科目之一。小编整理的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件,欢迎大家来查阅这篇文章。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原子的基本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概念及其数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特别是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
熟悉并能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概念,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的关系。
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如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如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模型、图表等工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化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规律的热情。
强化科学思维,学会用逻辑和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培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电子层与能级。
泡利不相容原理与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排布式与电子排布图。
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
元素位置与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的'关系。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教学策略与方法: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元素会形成不同的化合物?”引出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
新知讲授:
原子结构:利用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结合实物模型(如原子结构球棍模型)讲解,强调质子、中子、电子的角色及其数量关系。
电子排布:通过动画演示电子填充过程,讲解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引导学生完成简单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元素周期表:分组学习,每组负责一个周期或族,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制作周期表局部展示,并解释该区域元素的共同特征和变化规律。
实践应用:
组织“元素周期表寻宝”游戏,设置问题如“找出所有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哪些元素最可能形成稳定的负离子?”等,让学生在周期表中寻
查看更多>>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经典10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篇1】高中化学必修一 4.4 氨硝酸和硫酸 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2.通过学生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3.在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和质变”的辨证规律。
4.通过介绍化学家的故事,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奖章
丹麦有位叫玻尔的科学家,37岁时他获得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玻尔被迫离开即将被德军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他决定将诺贝尔奖章留在实验室。玻尔把金奖章溶解在盛有王水试剂瓶里。后来,纳粹分子窜入玻尔实验室,那个试剂瓶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却一无所知。战争结束后,玻尔从王水中把金还原出来,并重新铸成奖章。而玻尔配制王水的主要组成之一是“硝酸”。
一、硝酸的强氧化性
[设疑]硝酸有酸性,能否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浓硝酸与cu反应
[讲解]从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物中是n02而非h2.进一步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反应的本质是+5价的氮得电子能力比h+1强。
[学生实验]比较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与cu反应
[记录并讨论]
反应现象
产物
浓硝酸+cu
1.cu片:有大量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绿色
3.气体颜色: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剧烈
5.触摸容器外壁:很热
cu(no3)2、no2和h20
稀硝酸+cu
1.cu片:有气泡产生
2.溶液颜色:无色变为蓝色
3.气体颜色:无色
(打开止水夹后)无色变为红棕色
4.反应剧烈程度:缓慢
5.触摸容器外壁:温热
cu(no3)2、no和h20
1.与金属反应:
cu +4hn03(浓)=cu(no3)2+ 2no2↑+2h20
3cu +8hn03(稀)3cu(no3)2+ 2no↑+ 4h20
[讲述]除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当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
查看更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 篇1《离子反应》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掌握化学离子反应的实质,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
查看更多>>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汇编1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 篇1教学目标:
1.掌握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二、氨
1、nh3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
[实验4-9] 成功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象:形成红色喷泉。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分析]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
[板书]nh3+h2o==nh3·h2o==nh4++oh-
[思考]: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讨论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 演示实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观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思考]: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讲解]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
查看更多>>